凹凸棒石粘土原礦經添加分散劑的機械攪拌、超聲波處理、離心處理后得到提純,提純后樣品被制備成納米顆粒,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對凹凸棒石粘土進行改性.測定了改性凹凸棒石的膨脹倍、ζ-電位,利用紅外光譜和透射電鏡進行了表征.結果表明,經過以上處理,有機改性劑與凹凸棒石發(fā)生作用,其性質和形貌都發(fā)生了變化:凹凸棒石疏水性增強,ζ-電位正值增大,有機凹凸棒石納米微粒的長度為70~100 nm,寬度為40~60nm,分散良好.利用改性凹凸棒石對造紙廢水進行處理,當投加量為5 g/L時,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別為86.7%和93.5%.圖5,表2,參9.
doi:
10.3969/j.issn.1672-9102.2008.02.025
關鍵詞:
凹凸棒石 納米微粒 有機改性 表征 造紙廢水
作者:
胡芳 胡惠仁 祖彬 吳學棟
Author:
HU Fang HU Hui-ren ZU Bin WU Xue-dong
作者單位:
天津科技大學,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,天津,300457;齊齊哈爾大學,輕工紡織學院,黑龍江,齊齊哈爾,161006 天津科技大學,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,天津,300457 齊齊哈爾大學,輕工紡織學院,黑龍江,齊齊哈爾,161006
刊名:
湖南科技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
Journal:
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& TECHNOLOGY(NATURAL SCIENCE EDITION)
年,卷(期):
2008, 23(2)
所屬期刊欄目:
化學工程
分類號:
TB332
基金項目:
黑龍江省科技攻關項目
在線出版日期:
2008年09月01日
頁數:
4
頁碼:
107-110
聲明: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。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。